
(通讯员 阳可欣)“这就是咱们常说的‘绝户网’?”一位青年检察官拎起一张布满细密网眼的刺网,在阳光下仔细端详。一旁,经验丰富的渔政执法人员点了点头:“对,这种刺网网眼小于法定尺寸,属于禁用工具,鱼苗进去都出不来,对渔业资源破坏是毁灭性的。”
近日,钟祥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焦莹带队,组织一线办案人员直奔温峡水库捕捞现场,把课堂搬到水边,让检察官们零距离接触渔具、了解捕捞,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为精准打击非法捕捞犯罪充电蓄能。
“纸上谈兵”到“下水摸鱼”的转变
“过去办案,卷宗里看到‘刺网’‘地笼网’只是抽象名词。今天亲手一摸,才知道为什么这种网危害大。”一位检察官助理坦言。在渔船上,检察人员不仅看,更是动手学,如何辨认不同网具、怎样测量网眼尺寸、非法改装工具有何特征,渔政执法人员一一讲解。
焦莹表示,非法捕捞案件专业性强,作案工具更新快,只有自己成为“半个专家”,审查证据时才能火眼金睛,出庭公诉才能切中要害,这种沉浸式学习要常态化开展。
从“就案办案”到“源头治理”的延伸
现场,检察人员还围绕“电毒炸”等非法捕捞手段的取证难点、新型犯罪手法的识别等,与渔政执法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以前重点看捕了多少鱼,现在更要看用了什么工具、在什么水域、处于什么禁渔期,这对生态损害的评估至关重要。”一位检察官笔记本上密密麻麻。
这场水边课堂,是钟祥市检察院做优刑事检察、“助力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的缩影。下一步,检察人员将把一线收获转化为办案利器,同时加大以案释法力度,让“捕鱼也需守法”的观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利生态、利民生、利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