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在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的关心支持下,钟祥市人民检察院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检察院正式结对共建。一年来,两院以结对共建为契机,以组织联建、队伍联动、品牌联创为抓手,形成互促共进、互学共赢、互补共长、互鉴共融的工作格局,实现“1+1>2”的成效。结对共建以来,该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聚焦组织联建促进党建业务共振
该院紧紧抓住结对共建的宝贵机会,通过组织联建,实现党建互促互进,努力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党组联学提升“引领力”。建立党组工作交流机制,与三水区检察院党组定期开展联合学习、专题研讨3次,不断推动观念互通、思想互动、精神共鸣,促使两方对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该院学习三水区检察院先进理念,优化了该院2025年度总体工作思路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清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支部联动提升“向心力”。打造党支部联建平台,指定专人沟通对接,常态化开展“以党的创新理论说办案、讲工作”活动,通过红色教育、业务研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两院党组织共赴革命烈士邓培故居、全国文明村等多地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围绕“检察履职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案例研讨,该院说讲了乡村黑臭水体治理公益诉讼案例,三水区检察院说讲了乡村环境卫生公益诉讼案例,通过说讲活动引导党员干警更好将讲政治要求融入检察履职实践中。党员联促提升“创新力”。通过联学联谊、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两院党员沟通交流,激发先锋模范意识,增强党员干警创新力。如该院学习三水区检察院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办理重大毒品案件经验,成立党员先锋队成功办理钟祥市首例依托咪酯类毒品案件,深挖漏罪漏犯3人,追捕6人,并根据该案办理过程中发现的涉毒人员低龄化、隐蔽性强等特点,联合市禁毒办、市教育局等单位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聚焦队伍联动促进能力素质共长
人才是检察事业发展的根基和保障,两院通过队伍联动,着力破解青年干警出庭公诉、典型案例培育、数字检察等能力提升慢问题。岗位练兵促公诉能力提升。该院学习三水区检察院省级优秀公诉人培育经验,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展“模拟法庭+评议”、友谊论辩赛等练兵活动8场次,公诉业务水平明显进步,在荆门市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中获得检察系统5个奖项中的4个,1人荣获最佳辩手。实务精研促典型案例培育。两院共开展同堂培训3次,案例研讨2次,典型案例分享1次,实现了相互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水区检察院办理的贩卖毒品、洗钱案获评最高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例,钟祥市检察院有7个案例被湖北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成果互通促数字检察赋能。两院建立数字检察常态化交流机制,开展数字检察经验交流座谈会3场次,助力培育数字思维;向三水区检察院推介该院“虚假病退骗领养老金法律监督模型”,介绍模型监督点、研判规则、数据要素及取得的成效,三水区检察院运用该模型发现线索5条,助其提升了检察监督质效。
聚焦品牌联创促进文化培育共融
两院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和新时代检察精神,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开展检察文化品牌交流互鉴,破解品牌赋能检察履职不足问题。推进未检品牌优势互补。两院共同参观禅城区检察院未检部门“23号灯塔”项目,学习“全国青少年维权岗”优秀经验,共同提升对边缘青少年帮扶转化的工作能力。该院学习三水区检察院“榕树下”未检品牌,丰富“莫愁姐姐”未检品牌内涵,深化未检综合履职,办理的杨某某综合司法保护案获评湖北省检察机关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该院借鉴三水区检察院打造未成年人IP形象代言人“检小蓉”“淼淼”经验,制作未成年人保护动画宣传片《守梦》,获评2024年度湖北检察好新闻优秀新媒体作品。促进信访法治化品牌互学互鉴。两院深入交流,共同提升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该院向三水区检察院详细介绍了实质化入驻综治中心工作做法、成效以及四联检调对接工作法,三水区检察院借鉴该院做法推行“检村联建”模式,加大乡村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力度,提升检察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度。加强公益诉讼品牌借鉴运用。该院学习三水区检察院专门成立公益诉讼办公室、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等经验,完善该院“莫愁+”公益诉讼品牌,聚焦历史文化保护,开展助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专项活动,督促行政机关完善钟祥历史建筑修缮30处,向乡镇拨付历史建筑修缮引导资金60万元,推动市人大出台《关于加强钟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决定》,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下一阶段,钟祥市检察院将和三水区检察院继续坚持共建共享、取长补短、注重实效原则,深化结对共建水平,强化交流学习,促进双方在党建引领、创新发展、素能提升、文化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合作,共同提升检察工作水平,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